中古收購
▲調查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想擁有最新科技的智慧電視。
消費中心/綜合報導
享受視聽娛樂是每個人最放鬆的時刻,為了讓觀影的感受更上一層,電視逐漸智慧化,提供前所未有的畫質、音效、觀看舒適度和設計美學,已經重新定義台灣家庭的娛樂體驗,追求更頂級視聽感受的民眾到底有哪些習慣?根據《ETtoday民調雲》調查「家電產品使用及選購偏好調查」,針對全台25歲以上民眾收集了超過1,000份有效樣本,一起揭曉近期民眾選電視時最在乎的關鍵點!
智慧電視普遍成為主流,影音串流使用率高達8成5以上
智慧聯網電視最棒的是可以用手機連結,要看串流平台、要打電動、看電影都沒問題,從這份調查報告顯示,大部分的民眾都嚮往擁有智慧電視,尤其是個人月收入8萬元及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對智慧電視的要求更高,此區間擁有Samsung的占有率較高。當中高達8成的民眾習慣將電視放在客廳,這意味著客廳依然是人們最主要的家庭娛樂場所,其中7成的民眾家中擁有聯網電視,習慣用影音串流服務更高達85.4%,24~49歲族群更常使用影音串流服務、螢幕鏡射功能,觀察發現這個族群特別喜歡有個人化的設定,像是Samsung智慧顯示器才有的For you頁籤,從串流媒體到遊戲都可以提供個人化推薦內容,可以跨裝置PC Windows、IOS、跨系統串聯,並且持續擴大物聯網規格支援,符合高收入民眾在乎一台電視可以滿足多項需求!
▲Samsung智慧顯示器才有的For you頁籤,從串流媒體到遊戲都可以提供個人化推薦內容。
畫質和音效:消費者最關心的電視特性
調查結果顯示,80%的受訪者將畫質視為選購電視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,而50%的受訪者則將音效列為關鍵考量。這一發現凸顯了高畫質和優質音效在提升家庭娛樂體驗中的重要性。三星電子在今年新發表的Neo QLED 8K智慧顯示器系列特別全面導入提升畫質和音效的新技術,相較於第二代在AI神經網絡效能提升了25倍、CPU效能提升30%、GPU效能提升2.2倍,以及NPU效能提升2倍,也就是說,觀看原生的8K內容時,能展現出更極致細膩的畫質,像是觀看YouTube頻道中的8K內容演唱會,不論是舞台設計、現場粉絲尖叫都能透過Neo QLED 8K智慧顯示器呈現出真實而沉浸式的娛樂體驗。即使是非8K影像,也能透過AI的力量提升。
▲Samsung智慧顯示器畫質好、音質佳,在家就能享受超大螢幕玩遊戲、沉浸式的觀影體驗。
觀看舒適度 :一個不容忽視的需求
當客廳搖身一變成為視聽娛樂中心,民眾花更多時間在玩遊戲、追劇,超過70%的受訪者表示,長時間觀看電視會導致眼睛疲勞,反映出觀看舒適度在電視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。針對這一問題,市場上已有電視品牌推出了具備減少反射面板技術的產品,以保護消費者的視力。三星推出的8K與Neo QLED QN90D 以上機種都具備「抗反光究極黑面板」,能讓畫面表現更立體深邃並擁有非凡的對比,不論亮暗部畫面細節都一樣清晰,提升觀賞的舒適度。
Samsung Neo QLED 8K智慧顯示器(2024)搭載獨家NQ 8第三代AI高效處理器,也就是在看影音平台上較低解析的影音內容時,會自動分析並還原畫面提升至接近8K的畫質,即可看得更清晰, Samsung Neo QLED 8K智慧顯示器搭載AI聰明護眼模式可以感應環境光線,自動調整色溫及亮度,抑制藍光、減少螢幕閃爍,且三星全系列智慧顯示器榮獲VDE護眼認證(eye care),能抑制藍光並減少螢幕閃爍,保護消費者的視力更能滿足高品質的聲光效果需求。
▲擁有最新科技的三星智慧顯示器,全新「抗反光究極黑面板」具備減少反射面板技術,而且三星全系列智慧顯示器榮獲VDE護眼認證,能抑制藍光並減少螢幕閃爍,保護消費者的視力更能滿足高品質的聲光效果需求。
智慧功能:未來娛樂的關鍵
此外,調查顯示,智慧型電視的多功能性是消費者的另一大關注點。從串流服務到社交媒體互動,智慧型電視以其豐富的應用程式和便捷的操作界面,正成為家庭娛樂的核心。智慧生活化也是三星不斷提升的重點,不管是用Samsung Smart View或Apple AirPlay 2、Windows都能無線分享到智慧顯示器上,在單一介面上做到整合多種跨平台支援功能,進行多工處理,例如可直接將手機、
中古收購筆電或桌機畫面投射到智慧分享器上,也可使用多重視窗功能邊工作邊追劇,滿足多工需求,今年更跨界到GalaxyBuds、Galaxy Watch也可以直接投放到大螢幕上,運動時不用低頭看手錶,是不是更便利了!
透過智慧中心(Smart Hub)可以享受多元的線上節目、遊戲、娛樂體驗與應用程式,直接瀏覽推薦的影音內容,遙控器上有Netflix、Disney+等快捷鍵,隨點隨看,還可搭配中文語音直覺操控,讓娛樂體驗升級進階到智慧生活的樣貌!
▲Samsung智慧顯示器使用AI科技業界領先,不斷優化畫質和聲音,人性化的貼心科技,讓看過Samsung智慧顯示器的消費者直接被圈粉。
設計與裝潢搭配:美學與功能的完美結合
調查發現,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電視的外觀設計及其與家居裝潢的協調性。約50%的受訪者認為,電視應該與家中的裝潢風格相匹配,這反映了現代消費者對於產品美學的高度要求。對比一般電視顯示器後面一堆線材的狀況,三星智慧顯示器搭配的獨家美型集線器能讓顯示器後面乾淨清爽,分為一般長度的美型集線器與長達5m的美型連接線兩種規格,可提供平面擺放、壁掛等不同情況使用;有97.7%民眾表示能輕薄集線、整合電源及訊號源,讓螢幕周圍線材不再凌亂的智慧顯示器,更吸引人購買,值得一提的是,25至39歲的民眾中,表示「一定會買」的比例高於其他年齡層。
▲三星不斷以創新技術和豐富的應用程式,推出展現個人品味的智慧型家居產品。
Samsung智慧顯示器 多樣化機型供消費者選擇
這份調查揭示民眾對智慧聯網電視有高度期待,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,其中Samsung不斷以創新技術和豐富的應用程式,推出展現個人品味的智慧型家居產品,為人們的生活品質帶來大躍進,像是Samsung智慧顯示器OLED、Neo QLED 8K等高階機種,都具有抗反光與護眼認證,不論場景亮或暗,幀幀細節層次分明、視覺效果更加清晰,其中Samsung Neo QLED 8K智慧顯示器以革命性量子Mini LED結合金屬量子點顯色技術,呈現業界最100%色域空間;除了眾多高階新機,受到時尚美學愛好者喜愛的Samsung The Frame也美力升級,搭配多種可拆卸磁吸式時尚風格邊框,讓使用者彷彿置身畫廊,賦予民眾更豐富的生活方式。
▲Samsung Neo QLED 8K智慧顯示器以革命性量子Mini LED結合金屬量子點顯色技術,呈現業界最100%色域空間;讓使用者彷彿置身畫廊。
▲市調顯示多數人對於電視螢幕反光感到不適,若有能減少光影反射的電視產品,將提高購買意願。
註:以上照片實地拍攝於「里摩設計|MAX豐璟實品屋」
效能更佳、機身更輕薄的新款iPad Pro,被外界視為蘋果跨入AI時代的首部曲。(彭博)
蘋果在暌違一年半後正式推出新代iPad Pro(M4)旗艦平板系列,挾前所未見的輕量化極薄機身設計,搭載最先進媲美AI
中古收購筆電的M4強悍晶片效能,成為近期最熱門的人氣新機,掀起的關注度與話題熱潮更甚以往。大升級後的規格、功能有哪些亮點?帶領大家一探究竟。
亮點1:史上最輕薄iPad 散熱性能提升20%
引領科技潮流的蘋果,今年針對旗艦平板 iPad Pro 作出重大改版,新推出的iPad Pro(M4)有11吋與13吋兩種機型,11吋機身厚度僅5.3mm,重444克,13吋機身厚度也僅有5.1mm,重579公克;比過去上市的音樂播放器iPod nano(5.4mm)還要薄的機身厚度,加上比前代輕了近110公克的重量,新一代iPad Pro絕對能稱為「史上最輕薄」平板。
雖然輕薄的機身在攜帶時更加方便,但外界也質疑iPad Pro(M4)系列的機身耐用性、擔心容易被掰彎,蘋果高級副總裁John Ternus 日前受訪時表示,透過機身內部結構的全新設計布局,主機板上方覆蓋一塊金屬材質的罩板,並沿著裝置的中間延伸,形成類似中央肋骨的構造,進一步地強化平板機身的耐用性能。不僅如此,機身背蓋也採用石墨烯導熱薄膜,並在蘋果LOGO標誌區塊處加入銅金屬材質,讓整體散熱性能比過往提升20%。
全新iPad Pro(M4)系列是歷代最輕薄的蘋果平板產品。
機身採用100%再生鋁金屬製成,有銀色與新色太空黑色可供選擇。
亮點2:首搭新型OLED面板顯示技術
告別之前三代沿用的 mini-LED 面板,蘋果不但為新代iPad Pro(M4)系列換上OLED螢幕面板,還升級為採用「串聯式OLED技術」的Ultra Retina XDR顯示器,可在 SDR標準、HDR動態畫面實現1,000尼特亮度,且峰值亮度更一舉達到1,600尼特,訴求在各種環境下皆能獲得更清晰、色彩對比更出色的視覺體驗。
以往只有iMac 電腦才有的奈米級蝕刻技術「Nano-texture」玻璃螢幕,也首度出現在iPad Pro (M4)系列的選購項目中。「Nano-texture」玻璃螢幕可消除強光造成反射,防止眩光,並擁有更優異的對比度與色彩鮮豔度,對於從事影像與繪畫的創作者來說,使用影像剪輯軟體或繪圖軟體時可降低色差失誤。選購Nano-texture玻璃螢幕附贈一條價值590元的蘋果原廠擦拭布,用來清除螢幕上的灰塵和髒污。
串聯式OLED技術的螢幕面板,帶來精準度、色彩和亮度的大幅進化。
亮點3:M4 晶片效能大躍進 第二代三奈米製程加持
新代iPad Pro系列從前代M2晶片「跳級」直上M4晶片,比Mac電腦搶先搭載最新晶片,表現蘋果把iPad Pro打造成AI
中古收購筆電的強烈企圖心,也被外界視為蘋果跨入AI時代的首部曲。
蘋果採用的第二代三奈米先進製程的M4晶片,宣稱CPU效能比前代提升50%、GPU繪圖處理運算效能快四倍,並且擁有歷代最快的神經網路引擎,每秒可執行38兆次的運算,能完美流暢的執行AI應用程式運行。蘋果表示,不管是使用 Logic Pro 軟體處理複雜的管弦樂曲檔案,或是在 LumaFusion 軟體為 4K 影片加上需要大量處理的效果,透過M4晶片都能為專業級工作流程帶來顯著提升的效能表現。
採用了 M4 晶片的新代iPad Pro 系列是否能夠取代
中古收購筆電?外媒分析,以 13 吋2TB容量機型、Nano-texture 玻璃螢幕的版本為例,LET行動網路版的要價達到iPad史上新高的 91,400 元,若再加上巧控鍵盤、Apple Pencil 等必要配件,價格已與 M3 Max 版本的 14 吋 MacBook Pro相當;但受限於搭載iPadOS作業系統,如 Xcode 等重要應用程式無法在 iPadOS 運行,相較
中古收購筆電仍有不足之處。
M4帶來的效能大幅躍升,使「Octane」等專業級算圖App的效能比M2快上近四倍。
M4具備硬體加速光線追蹤功能,用新代iPad Pro 系列玩遊戲能帶來更真實的陰影、反射效果與豐富的細節。
亮點4:主相機改成單鏡頭 閃光燈強化影像品質
今年iPad Pro(M4)系列的機背相機模組仍維持方塊造型,僅配置一顆維持在1,200萬畫素的廣角主鏡頭,最高達5倍數位變焦、具備可拍攝生動清晰照片和影片的智慧型 HDR功能。
此外,相機模組也換上了全新的「適應性」原彩閃光燈,結合AI技術運作,使用相機App自動辨識紙本文件,若有陰影遮擋時,會透過適應性閃光燈拍攝多張照片並縫合掃描內容,以去除圖片陰影與眩光,讓掃描文件擁有更優異清晰的影像品質。
移至主鏡頭下方的光學雷達掃描儀也提升 AR 擴增實境體驗,進行實體測量與掃描建模型時,能更快速地把檔案轉換成3D CAD 模型格式,方便軟體後製編輯作業,大大增強3D工作的效率與創造力。需留意的是,若有使用iPad Pro 進行專業影片拍攝需求,建議選購iPad Pro(M4)系列內建512GB容量版本以上的機型,才有支援4K畫質30 fps的ProRes錄影格式。
新款iPad Pro(M4)系列採用全新適應性原彩閃光燈,大幅提升相機拍攝文件掃描的影像清晰度。
強化AR擴增實境的光學雷達掃描儀,提高3D掃描空間與物件實體建模的效率。
新款 iPad Pro 前置1,200 萬畫素超廣角相機,具備「人物居中」功能,帶來更佳的視訊會議體驗。
亮點5::專屬三大配件 互動操控大進化
蘋果也同步推出專為iPad Pro(M4)系列打造的三款原廠配件,有Apple Pencil Pro、巧控鍵盤與聰穎雙面夾,並帶來多項實用的新功能,搭配平板使用更加得心應手。
全新登場的Apple Pencil Pro 手寫筆,是自Apple Pencil第二代推出六年後的首次重大升級,加入「雙指按壓」、「側轉」、「觸覺回饋」與支援「尋找」的四大新功能。透過筆身內建的感測器與陀螺儀,使用時在筆桿做出「雙指按壓」手勢,即可在螢幕開啟快捷工具面板,方便切換工具、調整線條粗細與顏色。側轉筆桿則能精準控制各式硬筆和筆刷工具;當雙指按壓與輕點兩下時,可感受到筆身的輕微震動以確認動作;若找不到手寫筆時,透過「尋找」App 就可輕鬆定位找到所在位置。
具備多角度調整懸臂設計的新款磁吸式巧控鍵盤,頂端增加一排14顆的實體功能鍵,可快速調整音量、亮度。觸控式軌跡板的面積加大且使用手感更舒適的鋁金屬手托,讓操控的反應更靈敏精準。採用磁力吸附的聰穎雙面夾,則支援多種觀看視角的調整,增添使用靈活度。
Apple Pencil Pro售價4,390元,適用於今年新款iPad Pro(M4)系列與iPad Air(M2)系列。台灣上市時間未定。
專屬巧控鍵盤,11吋售價9,890元;13吋售價11,690元。台灣上市時間未定。
圖說:聰穎雙面夾,11吋售價2,590元;13吋售價3,290元,有黑色、白色、丹寧色三種選擇。台灣上市時間未定。
圖片提供:蘋果,翻攝Apple官網
商品價格及規格請依品牌公告為準。
iPad Pro(M4)系列各機型價格一覽
螢幕尺寸
13吋WiFi版
13吋LTE版
11吋WiFi版
11吋LTE版
256GB
45,900元
52,900元
34,900元
41,900 元
512GB
52,900元
59,900元
41,900元
48,900元
1TB
66,900元
73,900元
55,900元
62,900元
2TB
80,900元
87,900元
69,900元
中古收購
中古收購